热文只许州官放火,不许百姓点灯的故事

【成语】: 只许州官放火,不许百姓点灯 【拼音】: zhǐxǔzhōu guān fàng huǒ,bùxǔbǎi xìng diǎn【解释】:指反动统治者自己可以胡作非为,老百姓却连正当活动也要受到限制。【成语故事】:  北宋时,有个州的太守名田登,为人专制蛮横,因为他名登,所以不许州内的百姓在谈话时说到任何一个与登字同音的字。于是,只要是与登字同音的,都要其它字来代替。谁要是触犯了他这个忌讳,便要被...

合浦珠还的故事

【成语】: 合浦珠还 【拼音】: hé pǔ zhū huán【解释】: 合浦:汉代郡名,在今广西合浦县东北。比喻东西失而复得或人去而复回。【成语故事】:  东汉时,合浦郡沿海盛产珍珠;那里产的珍珠又圆又大,色泽纯正,一直誉满海内外,人们称它为“合浦珠”。当地百姓都以采珠为生,以此向邻郡交趾换取粮食。采珠的收益很高,一些官吏就乘机贪赃枉法,巧立名目盘剥珠民。为了捞到更多的油水,他们不顾珠蚌的生长规律,一...

诚惶诚恐的故事

【成语】: 诚惶诚恐 【拼音】: chéng huáng chéng kǒng【解释】: 诚:实在,的确;惶:害怕;恐:畏惧。非常小心谨慎以至达到害怕不安的程度。【成语故事】:  “诚惶诚恐”成语出自《后汉书·杜诗传》。  杜诗字公君,河内汲(今河南省汲县)人,少年时就胸有大志,才能不凡。东汉建武元年(公元25年),杜诗官至侍御吏。当时将军萧广放纵士兵,欺压百姓,百姓皆惶恐不安。杜诗多次劝诫他,萧广就是...

热文不甚了了的故事

【成语】: 不甚了了 【拼音】: bù shèn liǎo liǎo【解释】: 甚:很;了了:明白。不很明白,不很懂。【成语故事】:  东汉末年,河南太守李膺名声很大,轻易不接见客人。有个10岁的孩子,名叫孔融,他偏要去见见李膺。  太守府门庭森严,孔融对守门人说:我是李大人的亲戚。守门人陪送他去见李膺,可李膺不认识他,问:你是我的什么亲戚?孔融回答:我的祖先孔子和你的祖先老子很有交情。我和你不是世交吗...

热文盘根错节的故事

【成语】: 盘根错节 【拼音】: pán gēn cuò jié【解释】: 盘:盘曲;错:交错;节:枝节。树木的根枝盘旋交错。比喻事情纷难复杂。【成语故事】:  “盘根错节”这则成语的“盘”是盘旋;“错”是交错。树木的根干枝节盘屈交错。比喻事情繁难复杂,不易处理;或比喻势力根深蒂固,不易消除。  这个成语来源于《后汉书.虞诩传》,志不求易,事不避难,臣之职也。不遇盘根错节,何以别利器乎?  东汉时有个读...

小时了了的故事

【成语】: 小时了了 【拼音】: xiǎo shí liǎo liǎo【解释】: 指人不能因为少年时聪明而断定他日后定有作为。【成语故事】:  汉朝末年(东汉),北海地方出了一个很博学的人,名叫孔融,宇文举,是孔子的二十世孙。他从小就很聪明,尤其长于辞令,小小年纪,已是在社会上享有盛名。他十岁时,跟他父亲到洛阳(今河南洛阳县。洛阳是历代帝王的陪都,因位于长安之东,称为东都),当时在洛阳的河南太守,是很负...

未可厚非的故事

【成语】: 未可厚非 【拼音】: wèi kě hòu fēi【解释】: 厚非:过分责难、责备。不能过分责备。指说话做事虽有缺点,但还有可取之处,应予谅解。【成语故事】:  汉元帝皇后的侄子王莽用阴谋手段篡夺皇位,建立了新朝;王莽称帝后,任意改变西汉王朝的边境政策,将句叮王亡邯诱骗到郡城处死。益州郡许多少数民族首领纷纷起兵反对朝廷。王莽得知益州地区发生动乱,派一名将军去招募士兵,并向百姓征收重税充作军费...

噤若寒蝉的故事

【成语】: 噤若寒蝉 【拼音】: jìn ruò hán chán【解释】: 噤:闭口不作声。象深秋的蝉那样一声不吭。比喻因害怕有所顾虑而不敢说话。【成语故事】:  东汉杜密在任太守期间,秉公办事,为政清廉,执法严明,对官宦子弟的违法行为,都能有罪必究。当他被革职回家乡颖川郡后,仍爱憎分明,关心国家大事,常向当地官员推荐好人好事,揭发坏人坏事。同郡的刘胜虽也是个告官还乡的太守,却闭门谢客,对世事不闻不问...

热文伯裘千年狐狸修道成仙救太守的故事

古时候,在一个叫酒泉郡的地方曾发生这样一桩怪事,那就是来这里的太守往往是到任不久便莫名其妙地死去。这次,朝廷任命陈裴到酒泉郡去做太守。他也担心自己性命难保,就找了算命先生卜问吉凶。算卦的人送给他十二个字远诸侯,放伯裘,能解此,则无忧。他反复琢磨这十二个字的意思,却没有弄明白。算卦的人说:“到了任上你自然就会明白了。”陈裴来到酒泉郡,一坐大堂才知道,他的侍医叫张侯,值班大夫叫王侯,差役中还有史侯、董侯等人。他顿时想...

  • 1
  • 共 1 页

最近发表

热门文章

热评文章